我国改性塑料行业:需求不断上涨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网站首页    行业新闻    我国改性塑料行业:需求不断上涨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一、行业基本概述

改性塑料是指在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的基础上,经过填充、共混、增强等方法加工改性,提高了阻燃性、强度、抗冲击性、韧性等方面的性能的塑料制品。改性塑料属于石油化工产业链中的中间产品,主要由五大通用塑料和五大工程塑料为塑料基质加工而成,具有阻燃、抗冲、高韧性、易加工性等特点。近年来在我国重点发展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国内大循环”战略和实现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改性塑料作为重要的新材料种类,是我国实现目前规划的重要产业,发展国产高端改性塑料是我国实现进口替代重要的步骤。

塑料是指以石油化工产业形成的各类高分子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通过加聚或缩聚反应聚合而成的化合物。塑料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具有流动性和塑性,可被塑造成一定形状,且在一定条件下保持形状不变的材料,具有质量轻、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好、绝缘性能优良、绝热性好、耐磨等优质性能,是现代生活主要的基础材料,在现代工业、农业、信息、能源、交通运输、航空、航天、海洋等国民经济多个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二、行业市场发展情况

我国的塑料工业起步于建国以后,改革开放后,我国塑料工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国家不断推出鼓励轻工业发展政策,并通过大规模引进先进的加工技术和装备,积极吸引外商投资,大力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促使塑料工业行业发生巨大变化。同时塑料改性技术的应用也逐步兴起,但由于起步时间较晚,国内的塑料改性加工产业存在着技术薄弱、规模较小的问题,高端产品品种主要依赖进口。

进入 21 世纪后,随着全球汽车工业、家用电器、电子通信、新能源等产业不断向中国转移,以及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基础材料领域的“以塑代钢”、“以塑代木”趋势,我国正在成为全球塑料材料最大的市场和主要需求增长引擎。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改性塑料市场规模为4153.5亿元,同比增长了14.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改性塑料产量稳步提升。数据显示,2016-2021年我国改性塑料产量由 1,563 万吨提升至 2,650 万吨,年复合增长率 11.14%。但尽管国内塑料产业发展速度较快,目前我国塑料应用规模仍然偏小。虽然我国塑料改性化率(即改性塑料产量占塑料总产量的比例)从2011 年的16.3%提升至2021 年的24%,但与全球近50%的平均塑料改性化率相比,我国依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虽然目前我国的改性塑料行业规模巨大,但整体较为分散,产业集中度不高,目前年产能超过 3,000 吨的企业仅有 70 余家,具有自主创新能力、能够为客户提供改性材料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较少。一方面系改性塑料市场容量巨大,应用领域十分广泛,近年来随着下游家电、消费电子、汽车行业需求的发展也进一步拓展了改性塑料的应用,导致下游客户数量众多;另一方面,下游应用领域及不同终端产品对于改性塑料的性能要求各有不同,改性塑料在具体应用上具有非标准、定制化的特点,导致改性塑料品种繁多;每个改性塑料厂商都有自己相对专注的产品领域和客户领域,单个厂商很难同时满足整个市场所有客户的需求。受下游领域规模大、用户群体数量多、需求多样、市场分散等因素的影响,加之我国的改性塑料产业起步较晚,伴随着国内改性塑料需求的不断上涨,市场参与者不断增多,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目前我国改性塑料市场企业主要有金发科技、国恩股份、会通股份、禾昌聚合、聚赛龙、富恒新材等。

我国改性塑料市场主要企业竞争优势情况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下游主要应用市场情况

改性塑料可以应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包括各类消费品、工业品等中的塑料件部分,其中又以家用电器、消费电子、汽车零部件等行业的使用场景和使用数量居多。

1、家用电器

家用电器行业是改性塑料行业重要的下游产业之一,改性塑料被广泛应用于洗衣机、冰箱、电饭煲、电视机、空调、微波炉等各类家电产品的罩盖、壳体、配件、外饰等配件。

改性塑料在家电行业的应用主要为矿物填充改性塑料、耐候改性塑料、阻燃改性塑料和玻纤增强改性塑料等。其中,矿物填充改性塑料可以改善塑料材料的机械性能和冲击韧性;耐候改性塑料可以大幅提高塑料材料在户外恶劣气候条件下的使用寿命;阻燃改性塑料可以有效降低家用电器使用过程中发生短路、过载、水浸等情况时产生火灾的风险;玻纤增强改性塑料可以提高塑料材料包括拉升强度和弯曲强度等的机械性能。

2022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家电行业受到较大影响。根据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22年家用电器内销零售额7307.2亿元,同比下滑9.5%。但是随着年末防疫政策重大转向,新冠感染规模快速达峰,在短暂的消费场景缺失后,居民消费、商务活动和社会流动性正在超预期恢复。预计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及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中国家电市场总体运行良好。未来随着家电消费升级的发展趋势,家电用改性塑料的需求还将继续呈现上升趋势。

2、消费电子

我国是全球较大的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基地和全球较大的消费电子产品消费国,在全球消费电子产品行业具有重要地位。近年由于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升,消费电子产品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促进了我国消费电子行业健康快速发展。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消费电子市场规模为16120亿元,2021年增至18113亿元,市场规模庞大。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塑料材料本身具备较好的电性能,并可通过改性技术进一步调整其介电常数,可以作为各类电子设备的元器件、壳体、结构件、功能件的主要材料之一,因此在消费电子领域存在广泛的应用。同时,改性塑料与普通塑料相比,其增强增韧性能、阻燃性能、耐高温性能、耐老化性能、耐划痕性能等对电子电器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消费电子领域使用改性塑料替代普通塑料成为必须。最后,塑料以其轻量化和易于加工的特点,天然适合消费者对消费电子产品轻便、时尚、个性等需求。凭借上述性能,改性塑料大量取代了传统金属和无机非金属材料,成为了消费电子产品的主要材料之一。

随着人们对性能、安全、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国内外对塑料材料的轻量化、防火安全性、绿色环保等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未来对高端改性塑料需求仍将保持增长。当前消费电子产品也正向智能化、小型化、模块化为特征的新一代产品发展过渡,对改性塑料相关产品需求将持续增加。

3、汽车零部件

汽车零部件行业是改性塑料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改性塑料在汽车产业中的应用范围涵盖汽车内饰、外饰、电子电气和动力总成中的各种架构件、功能件。从应用情况上看,改性塑料应用较为集中的汽车内饰、架构件、功能件部件,主要位于汽车的驾驶室内,直接与人体接触,在满足强度、耐候性和低气味等特点的同时,还要考虑到碰撞、起火等极端情况下的安全性,普遍具有较高的性能和质量要求,价值量较高,因此汽车零部件行业一直是改性塑料新技术和新产品应用集中的热点领域。

汽车零部件行业是汽车工业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虽然2017-2020年市场需求疲软,产销量保持下滑态势,但我国仍是全球第一大汽车国。同时进入2021年以来,随着国内外疫情的防控措施的常态化,以及在国家购置税减半政策、地方政府促汽车消费政策叠加下,我国汽车行业消费市场持续回暖,带动产销量上升。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702.1万辆和2686.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2.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轻量化和环保化是当前汽车材料发展的主要方向,在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形势下,发展汽车轻量化对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工信部数据,2020 年、2021 年、2022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为 136.7 万辆、352.1 万辆、688.7 万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在未来 5 年迎来强劲增长,IDC 预计 2020至 2025 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将达到 36.1%,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将会带来汽车零部件行业新的增长动力。

随着汽车市场规模扩大和全球化采购迅速增长,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供应体系逐步完善,我国已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成为重要的生产和供应基地。根据工信部发布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年报(2021)》的数据显示,2020 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营业收入为 3.63 万亿元,同比增长 1.4%,占汽车制造业的比重达 44.5%,整车和零部件比例接近 1:1,相较汽车工业发达国家 1:1.7 的零整比例,我国零部件产业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数据来源:工信部,观研天下整理

近年来,改性塑料在阻燃性、机械强度、抗冲击性、韧性和易塑性等方面均具有较大提高,能够较好的满足汽车产业的设计要求,同时在同等体积下仅有钢材三分之一的重量。改性塑料的应用范围已由内外饰扩大到了结构件、甚至车身、底盘,在汽车工业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明显。未来,随着汽车轻量化、低碳化、智能化设计理念的不断深化,改性塑料在汽车产业中使用量将不断提升,车用改性塑料市场需求预计将持续上涨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改性塑料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3-2030年)》显示,目前我国改性塑料下游市场相关企业有美的集团、奥克斯、联想集团、立讯精密、上汽集团、金帝股份等。

2024年6月5日 10:20
浏览量:0
收藏